舞蹈学校档案的管理制度 第1篇
(1)、档案建立
(一)建立健全学校各类档案,为学校各级领导,上级有关领导部门分析、总结、部署、调度学校工作和对学校工作作出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并确定一名副职校领导具体负责和指导资料的收集、分析、筛选、立卷、归档等建档工作。
(二)学校建立档案资料室,由人事秘书专职管理,按《中学档案资料收集范围细目》(附后)建立档案。教导处、总务处等行政职能部门和团设档案柜分别管理。
(三)全面系统地建立健全学校档案、教师档案和学生档案,学校档案按类以时间为序建立,教师的一般人事档案,一般职务档案和业务档案按人头建立,学生学籍档案按届,按班分类建立。
(2)、档案立卷
(一)档案人员应按资料收集范围及时收集各种档案资料,并将筛选后的资料分类装订、编制目录,进袋入档。档案袋,档案卷的规格要符合上级有关部门的统一要求。
(二)卷宗必须注明保存的期限。凡注明“暂存”的资料一般以一年为期限;注明“短期”的一般以五年为期限;注明“长期”的由学校根据实际需要决定保存期限。
(三)凡档案资料收集范围细目中未编入,照片档案盒,但确有使用、保存价值的其它资料,学校可根据需要自行决定是否保留。
(3)、档案补充
(一)教职工任免、考核、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调资、入党、入团、奖惩等材料要及时收入个人档案。
(二)外来文件、函件由收文员(或人事秘书)统一分类编号登记,交校有关领导阅后,即立卷归档。
(三)校内印发的文件是档案补充的重点,平时校长室、教导处、教科室、总务处、团支部、少先队部应将此类文件分类保存,每学期结束时,集中交档案人员立卷归档。
(4)、档案转递
教职工因工作调动,需要转递档案,必须按上级有关部门通知的转递项目逐项登记,文书档案盒,严密包封,并加盖密封章,通过机要转递,不得公开邮寄或交本人自带。
(5)、档案查阅
(一)校外人员来校查阅档案,必须持有单位介绍信,经学校主要领导批准后方可到档案资料室查阅档案;查阅者不得查阅本人或亲属的人事档案、职务档案;未经同意不得摘抄档案材料,经同意摘抄的材料须经档案资料室人员仔细核对并签署意见;查阅者不得将档案材料拿出资料室。
(二)校内人员借阅业务档案、学生学籍档案必须经有关领导同意后方可借阅,并要办理登记手续,会计档案盒,在规定期限内完好无损地归还。
(6)、档案安全保密
(一)档案资料室门窗要加固,要备有消防器材,保持整洁、干燥,自然通风,严禁吸烟和放置易燃、易爆、易引鼠入室的物品。
(二)档案管理人员不得将无关人员带进档案资料室,不得外泄档案中的机密,档案资料室人员在工作中所用的各种草稿、废纸等,不得乱仍乱抛,应将保密纸处理或销毁。
舞蹈学校档案的管理制度 第2篇
为加强舞蹈练功房的管理,保持其良好的运行状态,做好各种设施的维护工作,充分发挥舞蹈房在教学活动和学生课余生活中的作用,特制定此管理规定。
1、本室主要供师生学生教学、排练、竞赛等室内活动使用。
2、未经负责老师同意,任何人不准随意进入;室内一切设备、器具,不能擅自外借。
3、学生必须在使用前派代表组织好,有秩序地进入教室。
4、进入舞蹈房要穿舞蹈专用软底鞋、胶底鞋或软底运动鞋,严禁穿硬底、高跟甚至钉类鞋进入。
5、爱护室内各种器材。不准乱开音响设备及电视机、乱刻乱划地板、乱拖椅子、保持练功镜的完整。对故意破坏者将作严肃处理或者赔偿。
6、活动室内严禁吸烟、吃带皮食物,严禁随地吐痰。
7、做好安全防火、防水及善后工作。使用完毕,任课教师必须指定专人负责熄灯、关闭窗户。由于疏忽造成损失,责任人将按价赔偿。
8、课外活动、社团、排练演出使用舞蹈教室须经管理教师同意。
9、保持地板干燥、清洁,避免与量的水接触。不允许用碱水、肥皂水等蚀性液体擦洗,以免损坏油漆膜。可以用拧干的纯棉拖把擦拭。如遇污迹用钢丝绒擦拭,不可用湿拖布、汽油、易燃物品和高温液体进行擦拭。
10、每次使用后,当次使用指导教师或学生代表应在《舞蹈练功房使用情况登记册》上认真登记。
舞蹈学校档案的管理制度 第3篇
1、学校的法定代表人是本校安全事故防范的第一责任人,对本校的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2、学校工会依法组织教职工参加本校安全工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维护教职工在安全方面的合法权益。
3、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有关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宣传,普及安全知识,增强全体教职工和学生的安全意识。
4、学校安全工作的重点是抓防火、防盗、防校舍倒塌、防触电、防食物中毒、防交通事故、防校内外意外伤害的教育和防范工作。
5、抓好学校安全工作的主要措施是: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和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安全工作会议和安全教育制度;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抓好各项安全制度的落实;制定必要的安全应急预案、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学校安全网络体系;定期召开学校的安全工作专项会议;对学校门卫、财务室、教学楼、办公室、实验室、电脑房、电教室、图书馆、档案室等教学重地和用电、用水设施提出安全防范要求;建立岗位安全责任制度;要把安全工作纳入学校年度检查、考核、评比内容。
6、学校购置和使用的电器产品、燃气用具的质量,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7、学校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应当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勘察、设计、施工和工程监理单位负责实施,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符合国家的建筑工程安全标准。
8、学校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危险物品应严格管理,规范使用。
9、学校应当将容易发生火灾以及一旦发生火灾可能严重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的部位确定为消防安全的重点部位,设置明显的防火标志,实行严格管理。
10、教职工下班时,应当切断工作场所的电源。
11、学校应当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顺利畅通,定期对消防设施和器材进行维护、保养、更换。
12、学校分管领导或卫生老师要定期组织食品卫生检查,对学生加强饮食卫生教育,倡导学生建立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教育学生不买街头无照(证)商贩出售的不洁食品,不食用来历不明的可疑食物。
13、按照学生不同年龄的生理、心理以及教育特点,建立和健全保障学生安全的各项管理制度。
14、组织学生参加校外活动,要租用有资质的客运公司的车辆,中速行驶,严禁超载。
15、学校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应当按照规定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16、学校对学生进行劳动技能教育以及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等社会实践活动,要确保学生安全,严禁以任何形式、名义组织学生从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品的劳动或者其他危险性劳动。
17、学校向学生提供的药品、食品、饮用水以及文具或者其他物品,要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做到卫生、安全。
18、学校组织安排的劳动、体育运动等体力活动,不能超出学生一般生理承受能力,对不适应某种场合或某种活动的特异体质的学生,学校应当给予必要照顾。
19、严禁教职工侮辱、殴打、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20、教职员工要在工作岗位上履行保护学生安全的职责,不擅离工作岗位。教职员工要可能危及学生安全的学生异常情况及时告知学校和家长。
21、非学校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学校,非学校及学校人员的车辆未经允许不得进入学校,不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依傍学校围墙或房墙构筑建筑物。
22、学校每天安排人员对校内进行一次安全检查,每月汇总一次检查情况并报学校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