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汇文秘写作内容页

库存管理管理制度

2025-03-15 21:20:01文秘写作

库存管理管理制度 第1篇

  1、目的

  为规范公司危险化学品储存、出入库管理,防止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保护员工生命和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2、范围

  适用于公司生产所涉及的所有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出入库管理

  3、职责

  3.1综合管理部为危险化学品安全归口管理单位。负责监督、检查危险化学品的储存、使用和报废处理;负责协助行政部进行剧毒物品验收、保管、发放等管理。

  3.2行政部负责生产场所和库房的'消防设施的检查与维护,负责剧毒物品的验收、保管、发放;

  3.3各单位负责本单位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出入库、使用、报废。

  4、内容

  4.1危险化学品储存和保管必须有专人负责。

  4.2危险化学品入库时必须进行验收,核对品名、标志、数量、规格、包装等,并进行登记,做到帐、货、卡相符。

  4.3危险化学品仓库要符合相关规定,要按规定配备安全设施和消防设施。

  4.4不同危险化学品不能堆放在一起,要分别堆放。

  4.5库房要按规定配足灭火器,灭火器应放在明显、易取的地方。

  4.6危险化学品出入库,保管人员须按照单位领导批准的领料单发放,出入库情况要及时登记。

  4.7各单位库房要建立危险化学品台帐,保管员要每周不少于一次进行检查,检查要有记录。

  4.8剧毒危险化学品的存储、出入库按照《剧毒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进行。

库存管理管理制度 第2篇

  库存现金管理内控制度:

  (1)钱账分管制度。注意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2)库存现金开支的审批制度;

  (3)库存现金日清月结;

  (4)库存现金保管制度,注意限额内的库存库存现金当日核对清楚后,一律放入保险柜中。

  会计凭证的假账手法之白条顶库

  作为一名审计人员,就不得不知道会计常见的造假方法。只要知道了这些方法,才能更好的审查公司账务。白条顶库,就是公司常见的一种会计凭证作假方法。

  所谓白条,是指行为人开具或索取不符合正规凭证要求的发货票和收付款项证据,以逃避监督或偷漏税款的一种舞弊手段。主要手法有:

  1、打白条子,即以个人或单位的名义,在白纸上书写证明收支款项或领发货物的字样,作为发票来充当原始凭证。

  2、以收据代替发票

  这种手法经常用来偷逃税款,一些个体私营业主,当面对消费者为个人时,只开具收据来证明此项经济业务的发生,而不开发票,以避免税务机关的检查而偷逃税款。

  3、不按发票规定用途使用发票,如以零售、批发商业发票来代替饮食服务行业发票。

  4、不按发票规定要求开具发票。

  如:不加盖专用章,有关人员不签字等。

  在当今经济生活中,使用“白条”报账的情况较多,有的单位购进商品,支付劳务费用没有取得正式发票,而以收据或手写白条入账;有的单位个人通过一些借口借用单位的现金或银行存款,由于种种原因,钱花掉了,又无正式发票,为了弥补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出现的短缺,大都用不符合财务制度规定的“白条”(如由业务经办人员写一纸说明,有的甚至经办人员都不签字而由会计人员作一说明等)顶库,对“白条”的真实性、合法性没有严格

  审核和把关。例如,有的单位为了给职工多搞“福利”,由经办人以付给某公司劳务费2万元名义取出现金,直接发给职工,但并未从对方公司取得劳务费发票,而是由其出具一说明并加盖总经理办公章印章入账。

  招待费审计的窍门

  招待费审计的窍门主要有:

  首先,要进行纵横比较,分析发现是否存在支出异常现象。

  在审计初期,对账面反映的招待费支出先要进行比较分析,所谓“纵”是指将被审计期间的招待费发生数额与以往年度数额进行比较;所谓“横”是指将被审计单位的年度招待费发生数额与情况类似的其他单位比较。通过比较,查看是否有突然的增减变化,借此分析变化的原因。

  第二,要跟进资金流向,查找是否存在转移资金进行吃喝。

  在审计过程中,不仅要在“经费支出-公务费”中取证招待费发生的数额,还要关注“费”、“会议费”等费用的开支情况,更要跟进资金拨付情况,追查有无将资金拨出到下属或关联单位,然后进行公款吃喝,逃避审计、财政监督的行为。

  第三,要关注收入状况,查找是否有私设“小金库”进行吃喝。结合对收入科目尤其是预算外收入的审计,查找有无将应收未收、应收少收的金额私存私放,作为吃喝经费。 第四,要结合地方或部门的有关廉政建设、公务接待的规章制度,对招待费的审计不仅依据财经中“列支不得超过公务费的2%”之规定,更要参照廉政建设的规定。

  关注被审计单位日常接待的内容是否正常、是否合理、手续是否健全、财务列支凭证是否合规。

  第五,要实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搞好招待费审计的审计结论,不仅要定量判断超标准列支的金额,更要定性分析超支的原因,区分正常公务接待与公款吃喝的不同,揭露公款吃喝、以权谋私的金额,评价招待费超支及较以往年度增加的原因。

  第六,要改变“罚不责众”的错误观念,严肃执法。在处罚时,对发现的招待费数额大、公款吃喝情况严重的应依法移交纪委监察部门进行党纪政纪处理。

  在审计实务中,虽然现金账户一般所占资产总额比例不高,但却是最容易出问题的几个账户之一,所以往往被列为审计重点。下面以案例分析的形式介绍如何对现金账户进行审计。

  库存现金的审计

  一、库存现金的审计方法

  (一)对库存现金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符合性测试

  1、了解现金内部控制制度。主要是通过询问,观察等调查手段收集必需的,也可通过编制现金内部控制制度图方法。一般情况,了解现金内控制度时,首先应注意检查该制度是否建立并严格执行,其次了解诸如款项的收支是否按规定的程序和权限办理,是否存在与本单位经费无关的款项收支情况,出纳与会计职责是否严格分离,现金是否妥善保管,是否定期盘点、核对等等。

  2、抽取并审查收款凭证。如果被审单位现金收款内部控制不严,很可能会发生贪污舞弊或挪用等情况。例如,在一个小企业中,出纳员同时汜应收账款明缎账,很可能发生循环挪用的情况,因此应选取适当的样本量进行检查。

  3、抽取并审查付款凭证。检查付款的授权批准手续是否符合规定,核对现金付款凭证与应付账款明细账的'记录是否一致,再如核对实付金额与购货发票是否相符等等。

  4、评价现金内部控制制度。审计人员在完成上述程序后,即可对现金的内控制度进行评价。评价时,应首先确定现金内控制度的可信赖程度以及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失控点,然后据以确定在实质性测试中对哪些环节可以适当减少审计程序,哪些环节应增加审计程序作重点审查,以减少审计风险。

  (二)库存现金的实质性测试

  1、核对现金明细账与总账的金额是否相符,如不相符,应查明原因,并作出记录或适当调整。

  2、盘点库存现金。通常包括对已收到但尚未存人银行的现金、零用金、找换金等的盘点,盘点的步骤和方法:

  第一、制定库存现金盘点程序,实施突击性检查,对审计过的单位,进点后不要立即进行盘点,应选择审计期间任意时间(自定)或选择结束审计之前,给对方出其不意,以达到审计目的。再者,审计前应侧面探听了解出纳及会计人员是否都在场,否则另择时机,以免打草惊蛇,给被审单位提供造假,阻挠审计的机会。

  第二、确定盘点时,审计人员和出纳人员应一同到达盘点现场。如现金存放有两处或两处以上者应同时进行。在清点保险柜时,在不侵犯出纳人员权利的基础上,对其使用的办公桌,文件橱进行清点,在盘点中不放过任何疑点。

  第三、在盘点库存时,审计人员和出纳人员都不得离开盘点地,不要听信出纳人员的巧辩以及其他推诿的话,要学会察言观色。如在审计某部门时,会计出纳人员一听说要盘点,尽管嘴上说没事,但从他们额头上浸出的汗珠,审计人员毅然断定绝对有问题,一口回绝了“你们先回办公室,我们整理一下就送过去的”要求,在审计人员说服教育和义正辞严的态度面前,不得不交出了该单位账内和账外苦心经营的几十万元的“小金库”。

  第四、在审计期间,对现金进行多次突击盘点。有时一次盘点,达不到预期效果,其主要原因是被审计单位在接到审计后,将违纪违规资金提前转移,当第一次盘点后,被审计单位认为风险已过,把转移出去的资料重新放回保险柜内,这时再去盘点就能发现问题。

  二、举例分析

  (一)、资料

  20xx年1月25日,审计人员对甲公司20xx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进行审计,查得“货币资金”项目的库存现金余额为2995元。20xx年1月25日现金日记账的余额是2365 元。 20xx年1月26日上午8时,审计人员对该公司的库存现金进行了盘点,盘点结果如下:

  1.现金实有数1850元。

  2.在保险柜中发现职工李东11月5日预借差旅费500元,已经领导批准;职工胡立借据一张,金额450元,未经批准,也未说明其用途;有已收款但未入账的凭证6张,金额435元。 另外,经核对, 1月1日至25日的收付款凭证和现金日记账,核实1月1日至25日的现金收入数为7130元,现金支出数为7160元,正确无误。银行核定的公司库存限额为20xx元。

  (二)、审计步骤

  第一步:根据以上资料,首先核实1月25日库存现金应有数。

  因为职工胡立借据450元,未经批准,属于白条,不能用于抵充现金,所以1月25日库存现金应为1月25日库存现金实有数1850元加胡立的借据450元,为2300元。

  未入账的收付款凭证都属于合法凭证,可以据以收付现金,只是没有入账。1月25日现金日记账的余额是2365元,加上未入账的现金收入435元,减去未入账的现金支出500元,得2300元。

  由此可见,在1月25日,除白条抵库和应入账未入账的现金收支外,现金账实是相符的,即未发生现金溢缺。

  第二步:核实20xx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的库存现金是否真实、完整。

  既然在20xx年1月25日现金是账实相符,未发生现金溢缺,且核对1月1日至25日的收付款凭证和现金日记账,1月1日至25日的现金收入为7130 元,现金支出为7160元,正确无误,那么,就可以根据这些资料倒推出20xx年12月31日库存现金应有数。计算过程如下: 2300+7160-7130=2330(元)

  由于20xx年12月31日“货币资金”项目中的库存现金账面余额为2995元,因此,公司资产负债表中,20xx年12月31日的现金余额是虚假的,正确金额为2330元。

  (三)、审计结论

  1.该公司20xx年12月31日的库存现金账实不符,应进一步查明原因。

  2.督促被审单位将收支及时入账。例如,职工李东11月5日预借差旅费500元,虽经领导批准,属于合规的行为,但出纳人员未及时将借款登记入账,被审单位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其他应收款--李东 500

  贷:现金 500

  同时,出纳人员应及时催促李东报销有关单证,退回多余的款项。

  3.财务制度明令禁止白条抵库,审计人员应进一步调查胡立借款的真实性,并督促被审单位及时收回该笔款项。

  4.银行规定库存限额20xx元,公司留存超过限额330元,应及时送存银行。

  [编辑]

  正确处理库存现金违规现象的几种方法

  盘点库存现金是证实资产负债表所列现金是否存在的一项重要程序,是审查现金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技术方法。在实际审计过程中,我们在盘点被审计单位库存现金时,发现了如:现金的长、短款,白条抵库,存放个人物品以及个人存折等现象,造成了单位资金违规的重大隐患,应引起审计人员的高度重视。

  针对上述情况,审计人员盘点结束后,应对盘点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审查,分析库存现金盘盈或盘亏的原因,并根据有关规定提出处理意见:

  ①对超限额保管的现金,应建议及时送存银行;

  ②对出现的长、短款问题,应查明原因和责任,决不能因为是长款而放松审查;

  ③对尚未入账的符合财务制度规定的收、付凭证,应按规定及时入账,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

库存管理管理制度 第3篇

  物业公司库存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物业公司库存物资的管理,提高库存物资的使用效率,降低库存成本,防止物资积压和浪费。

  1. 库存物资分类:

  1.1 物业公司库存物资分为常用物资、备用物资、维修材料三大类。

  1.2 常用物资是指日常运营中频繁使用的物资,如保洁用品、办公用品等。

  1.3 备用物资是指为应对突发事件或设备维修所需的物资,如应急灯具、消防器材等。

  1.4 维修材料是指用于设施设备维修的物资,如管道配件、电气元件等。

  2. 库存物资管理职责:

  2.1 物业公司应设立专门的库存管理部门,负责库存物资的采购、入库、保管、领用、盘点等管理工作。

  2.2 库存管理部门应制定库存物资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库存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3. 库存物资采购:

  3.1 库存管理部门应根据物业公司的'运营需求和物资使用情况,制定合理的物资采购计划。

  3.2 采购计划应考虑到物资的使用频率、价格波动、库存成本等因素,确保采购物资的数量和种类合理。

  3.3 采购物资时应遵循质量第一、价格合理、交货及时等原则,确保采购物资符合使用要求。

  4. 库存物资入库:

  4.1 采购物资到货后,库存管理人员应对物资进行验收,核对品种、规格、数量、质量等是否符合采购要求。

  4.2 验收合格的物资,由库存管理人员办理入库手续,填写入库单,注明物资名称、数量、采购单价、总价等信息。

  4.3 入库物资应按照类别、型号、规格等进行分类存放,便于查找和领用。

  5. 库存物资保管:

  5.1 库存管理人员应定期对库存物资进行检查,确保物资完好、质量稳定。

  5.2 易燃、易爆、易腐蚀的物资应存放在专门的库房内,并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5.3 库存物资应做到防尘、防潮、防腐、防火、防蛀,避免物资损坏和变质。

  6. 库存物资领用:

  6.1 各部门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提出物资领用申请,填写领用单,明确物资名称、数量、用途等信息。

  6.2 领用单经部门负责人审批后,交由库存管理人员核对库存,发放物资。

  6.3 领用物资时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避免物资积压、过期。

  7. 库存物资盘点:

  7.1 库存管理部门应定期进行库存物资盘点,确保库存物资账实相符。

  7.2 盘点工作应在月末、季度末或年末进行,盘点内容包括物资名称、数量、质量、有效期等。

  7.3 盘点结束后,库存管理人员应编制盘点报表,反映物资的盘盈、盘亏情况,并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8. 库存物资处理:

  8.1 库存物资因过期、损坏等原因无法使用时,应进行报损处理。

  8.2 报损物资由库存管理人员填写报损单,经部门负责人审批后,办理报废手续。

  8.3 报废物资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严禁随意丢弃。

  9. 库存管理制度的修订与完善:

  9.1 库存管理部门应根据物业公司的实际情况,定期检查和修订库存管理制度,使其不断完善。

  9.2 库存管理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确保库存物资的管理工作规范化、标准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