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汇工作报告内容页

供电实习报告

2024-05-11 09:57:01工作报告

供电实习报告 第1篇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基础能源产业,是国民经济的第一基础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战略中的优先发展重点。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和基础产业,电力行业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重要作用。与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它不仅是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大问题,而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稳定密切相关。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电的需求量不断扩大,电力销售市场的扩大又刺激了整个电力生产的发展。

  一、实习目的

  实习的目的是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对社会、国情和专业背景的了解;使学生拓宽视野,巩固和运用所学过的理论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劳动观念,激发学生的敬业、创业精神,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本次实习在学生完成部分专业课程学习后进行,通过本次实习,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得以巩固和扩大,增加学生的专业实际知识;为将来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1.通过看视频了解近年来电力行业的发展状况,学习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发电及其他形式发电的原理。

  2.通过到工厂参观,学习电力行业的制造技术,加强理论知识的巩固。

  3.运用所学知识,对生产实际中存在的问题作出一定的分析,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认真记录听课学习笔记,写好实习报告。

  二、实习内容

  实习共三周时间,第一周看视频,第二周去各企业。

  1.在教室A502观看关于电力系统的视频,包括:电力生产过程及电力系统、输配电、火力发电厂、电网事故案例。

  2. 参观了哈尔滨热电厂、哈尔滨九州电气、哈尔滨电机厂等企业。

  三、实习过程

  1.看视频

  (1) 发电厂种类:

  火力发电厂、水力发电厂

  核能发电厂、风力发电厂

  地热发电厂、太阳能发电等

  (2)火力发电厂发电过程:

  火力发电厂是利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的化学能产出电能的工厂,即为燃料的化 学能→蒸汽的热势能→机械能→电能。在锅炉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变为蒸汽的热能,在汽轮机中,蒸汽的热能转变为轮子旋转的机械能,在发电机中机械能转变为电能。炉、机、电是火电厂中的主要设备,亦称三大主机。辅助三大主机的设备称为辅助设备简称辅机。主机与辅机及其相连的管道、线路等称为系统。我国多数发电厂用煤发电,原煤用车或船运送到发电厂的储煤场,再用输煤皮带输送到煤斗。再从煤斗落下由给煤机送入磨煤机磨成煤粉,并同时输送热空气来干燥和输送煤粉。最后送入锅炉的炉膛中燃烧。燃料燃烧所需要的热空气由送风机送入锅炉的空气预热器中加热,预热后的热空气,经过风道一部分送入磨煤机作干燥以及送煤粉,另一部分直接引至燃烧器进入炉膛。燃烧生成的高温烟气,在引风机的作用下先沿着锅炉的倒“U”形烟道依次流过炉膛,水冷壁管,过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

  同时逐步将烟气的热能传给工质以及空气,自身变成低温烟气,经除尘器和脱硫装置的净化后在排入大气。煤燃烧后生成的灰渣,其中大的灰子会因自重从气流中分离出来,沉降到炉膛底部的冷灰斗中形成固态渣,最后由排渣装置排入灰渣沟,再由灰渣泵送到灰渣场。大量的细小的灰粒(飞灰)则随烟气带走,经除尘器分离后也送到灰渣沟。炉给水先进入省煤器预热到接近饱和温度,后经蒸发器受热面加热为饱和蒸汽,再经过热器被加热为过热蒸汽,此蒸汽又称为主蒸汽。经过以上流程,就完了燃料的输送和燃烧、蒸汽的生成燃物(灰、渣、烟气)的处理及排出。由锅炉过热气出来的主蒸汽经过主蒸汽管道进入汽轮机膨胀做功,冲转汽轮机,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从汽轮机排出的乏汽排入凝汽器,在此被凝结冷却成水,此凝结水称为主凝结水。主凝结水通过凝结水泵送入低压加热器,有汽轮机抽出部分蒸汽后再进入除氧器,在其中通过继续加热除去溶于水中的各种气体(主要是氧气)。经化学车间处理后的补给水与主凝结水汇于除氧器的水箱,成为锅炉的给水,再经过给水泵升压后送往高压加热器,汽轮机高压部分抽出一定的蒸汽加热,然后送入锅炉,从而使工质完成一个热力循环。循环水泵将冷却水(又称循环水)送往凝结器,这就形成循环冷却水系统。经过以上流程,就完成了蒸汽的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电能,以及锅炉给水供应的过程。因此火力发电厂是由炉,机,电三大部分和各自相应的辅助设备及系统组成的复杂的能源转换的动力厂。

  (3)电网事故案例:

  电网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电网事故,其损失和影响是不可估计的。

  20xx年美国和加拿大"8.4"事故

  20xx年俄罗斯莫斯科“5.25”事故

  1958年新西兰“2.20”事故

  20xx年海南电网“9.26”事故

  1996年北京电网“1.19”事故

  20xx年西藏电网“10.24”事故

  20xx年华中电网“2.7”事故

  这些事故都对人民生活、社会经济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具有深远的意义。

  2. 企业实习

  (1)哈尔滨热电厂

  哈尔滨热电厂又称哈尔滨热电有限责任公司,1958年建厂,是我国第一座自己设计、自己制造、自己安装的高温高压热电厂、初期建设安装4台30mw机组,20xx年两台300mw机组并网运行。目前,哈尔滨热电厂装机容量900mw、年发电量33亿度。

  在老师带领下参观了300mw机炉电集中控制室、灰渣烟气集中控制室、输送煤集中控制室。

  (2)九州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哈尔滨九州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现有总资产4亿多,员工700人,装备当代最先进的电气生产成套装置和检测设备;多年致力于电力电气产品的研发创新与销售。

  在老师带领下参观了“高频调速柜”、“兆瓦级全功率风力发电变流器”的组装车间。原件焊接车间、器件检测实验室等车间。

  (3)哈尔滨电机厂

  哈尔滨电机厂全称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51年,国家一级企业。经过60年的发展,现已经成为我国生产大中型发电设备、大型交直流电动机的骨干企业。哈电拥有自主研发、设计、制造能力,主要产品有:水轮发电机、水轮机、汽轮发电机、电站主机配套的控制设备和大中型交直流电机共6大类。

  在老师带领下参观了火发分厂、水发分厂、剪切分厂、重型水发分厂等车间。观看了各种大型的构件以及定子、转子绕组的过程。

  四.实习总结

  通过这一次的实习,我了解了发电厂、变电所电气设备的构成、了解配电装置的布置形式及特点,并了解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了解控制屏、保护屏的布置情况及主控室的总体布置情。明白牢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实习方针,加强《安规》学习,提高安全意识,更是我们的必修课。了解了各种发电的形式,了解到电网的稳定性与社会稳定、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用电安全无小事”已在每个同学的心中打上深深的烙印。在这次实习中,我收益颇多,这些都是无形资产,将伴随我一生。这次实习我学到了许许多多的只能在实践中才能获得的知识,了解了火电厂的大致情况及其运作流程,首次见到电力设备实际生产的过。在当今的这个经济迅猛发展中的中国,电力有着起不可动摇的地位。生产实习是大学阶段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是每一个大学生都应该参与的。这次实习为今后更好的理论学习打下基础,进一步认识到电力生产的重要性,并充分体现了电力系统专业注重实践的特色。

供电实习报告 第2篇

  这是我经历平生第一次实习,是那么难忘。它将全面检验我各方面的能力:学习、生活、心理、身体、思想等等,检验我能否将所学理论知识用到实践中去。关系到我将来能否顺利的立足于这个充满挑战的社会,也是我建立信心的关键所在,所以,我对它的投入也是百分之百的!充实的一周的实习生活结束了,在这一周里我还是有很多的收获。实习结束后有必要好好总结一下。 通过一周的实习,我们参观了几个小区的施工工地(尚座,东方花苑等),还去了唐山环高速公路,在这里,尚座的精巧布局,东方花苑的个性设计,高速立交桥的完美造型,都给我留下极深刻印象。

  通过实践,使我学到了很多实践知识。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旁站,使我近距离的观察了整个房屋的建造过程,使我能够同施工人员面对面在一起,看他们如何施工,如何将图纸上的模型变成漂亮建筑,学到了很多很适用的具体的施工知识,这些知识往往是我在学校很少接触,很少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基础的知识。 那天,我们踏上用钢管和铁网搭接成的梯子,开始觉得很危险,四周都有伸出来的钢管或铁条。二三楼的模板和支架已经拆了,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支撑上部重量的柱子很大,大到使我们都觉得层高变小了。在承重柱的四周有很多构造柱,它们是用来加大墙的强度的,以避免因墙身过长导致容易坍塌。一路上去,我们看到上面几层楼板的支架还没有拆,这些支架是用钢管和模板组成的,钢管很密,可见要承受完全没有强度的混凝土板和梁需要很大的支撑力。

  在楼内,我发现了一些楼交接处出现了很多裂缝。经过老师的讲解提示,加上我搜集的资料,有了很多收获。 混泥土的裂缝原因及处里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那我就说说我的见解吧: 一 裂缝的原因混凝土中产生裂缝有多种原因,主要是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混凝土的脆性和不均匀性,以及结构不合理,原材料不合格(如碱骨料反应),模板变形,基础不均匀沉降等。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表面引起拉应力。后期在降温过程中,由于受到基础或老混凝上的约束,又会在混凝土内部出现拉应力。气温的降低也会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当这些拉应力超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时,即会出现裂缝。许多混凝土的内部湿度变化很小或变化较慢,但表面湿度可能变化较大或发生剧烈变化。如养护不周、时干时湿,表面干缩形变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也往往导致裂缝。混凝土是一种脆性材料,抗拉强度是抗压强度的1/10左右,短期加荷时的极限拉伸变形只有(0。6~1。0)×104, 长期加荷时的极限位伸变形也只有(1。2~2。0)×104。由于原材料不均匀,水灰比不稳定,及运输和浇筑过程中的离析现象,在同一块混凝土中其抗拉强度又是不均匀的,存在着许多抗拉能力很低,易于出现裂缝的薄弱部位。

  在钢筋混凝土中,拉应力主要是由钢筋承担,混凝土只是承受压应力。在素混凝土内或钢筋混凝上的边缘部位如果结构内出现了拉应力,则须依靠混凝土自身承担。一般设计中均要求不出现拉应力或者只出现很小的拉应力。但是在施工中混凝土由最高温度冷却到运转时期的稳定温度,往往在混凝土内部引起相当大的拉应力。有时温度应力可超过其它外荷载所引起的应力,因此掌握温度应力的变化规律对于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极为重要。

供电实习报告 第3篇

  姓名:

  学号:

  专业:

  指导老师:

  实习单位:

  xx公司

  实习时间:

  x年x月x日——x年x月x日

  一、实习目的:

  本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了解纺纱工艺流程,将这学期所学的纺纱理论预备实际相连。认识纺纱机械,了解这些纺纱机械工作所要求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了解纺纱厂中怎样合理安排机械和空间。认识目前纺纱市场规模及需求,了解纺纱工艺发展方向。以及怎样衡量一个纺纱厂的规模,判断它的生产效益等。

  本次实习我们参观的纺纱厂名叫上海申孚棉纺厂,以下为申孚棉纺厂的大致情况。

  上海申孚棉纺厂是由华兴和日舒两家棉纺厂合并而成的,国有企业,细纱纱锭共38000锭,是一家小型纺纱企业。申孚大部分采用比较传统的纺纱机械,以人工为主。本厂主要分两个车间,一纺有13000锭,二纺25000锭,年均产量4千万吨,年销售额平均1、2亿。由于规模较小,车间采用无多仓、无往复式抓棉机,且为人工配棉。申孚棉纺厂主要以功能型纱为主要产品,如彩色化纤复合纱线、丝光化纤复合纱线、欧佛华纱线、倍克尼线、莫涤克拉纱线、斯凯脱纱线、齐勃拉彩纹纱、芙拉特纱线、舒夫脱纱线等。尤其是彩色化纤复合纱线,此厂采用特殊的工艺流程,可直接纺出有色纤维,如灰色、橘色等,不需经过染色。

  本次实习的要求主要还是让我们从书本中走出来,以参观真实的纺纱过程来让我们更深刻的认识、掌握本学期所学的纺纱知识。

  二、实习工作内容:

  当天,到达工厂后我们先是接受了短暂的培训课程,了解了工厂的历史和规模,以及一些安全防范措施。之后我们便在副厂长的带领下先后参观了一纺和二纺。

  每个厂房都有两层,工艺流程与书上所写一致。开清棉(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并线、捻线、摇纱,这一系列的工序即为纺纱的主要工序。生产不同要求的棉纱,要采取不同的加工程序,如纺纯棉纱和涤棉混纺纱,由于使用的原料不同,各种原料所具有的物理性能不同,以及产品质量要求不同,在加工时需采用不同的生产流程

  一)纯棉纱工艺流程

  1.普梳纱:清花→梳棉→头并→二并→粗纱→细纱→后加工

  2.精梳纱:清花→梳棉→预并→条卷→精梳→头并→二并→三并→粗纱→细纱→后加工

  (二)涤棉混纺纱的工艺流程

  1.普梳纱:原棉:清花→梳棉→→头并→二并→三并→粗纱→细纱→后加工

  涤纶:清花→梳棉→

  2.精梳纱:原棉:清花→梳棉→预并→条卷→精梳

  →头并→二并→三并→粗纱→细纱→后加工

  涤纶:清花→梳棉→预并→

  在这些工艺流程中,每一部都有其重要意义,它们分别实现了开松、梳理、牵伸、加捻这几个重要步骤。以是每一个步骤的作用和意义:

  1、开清棉(清花)

  (1)开松将压紧的化纤包中的块状纤维开松成小块或小纤维束。

  (2)除杂除去原料中的部分杂质。

  (3)混和将各种性质的纤维均匀混和。

  (4)成卷制成均匀的化纤卷供梳棉工序使用。(本工序的产品)

  2、梳棉

  将棉卷喂入梳棉机,经梳理后获得棉条。

  (1)梳理:获得单纤维

  (2)除杂:清除杂疵、短绒

  (3)混和:进行单纤维间的混和

  (4)成条:制成均匀的棉条

  3、并条

  为改善条子的均匀度,将6~8根条子并合喂入并条机,经罗拉牵伸获得1根条子。

  4、粗纱

  (1)牵伸:将条子抽长拉细成为粗纱。

  (2)加捻:给粗纱加上一定的捻度,提高粗纱强力。

  (3)卷绕:将加捻后的粗纱卷绕在筒管上。

  5、细纱

  1.牵伸

  将粗纱牵伸到所要求的特数。

  2.加捻

  给牵伸后的纱条加上一定的捻度,使之具有一定的强力、弹性和光泽。

  3.卷绕

  卷绕成管纱,便于运输和后加工

  6、并纱

  两根或两根以上的单纱并在一起。

  7、捻线

  并合在一起纱,加上一定捻度,加工成股线。环锭加捻、倍捻。

  通过之前的理论学习我们知道,只要是在这看起来简单的工艺流程中下功夫,哪怕是一点点的优化提升,也会对最终纺纱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也是我们应该注意学习思考的方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