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糗事”也能为演讲增彩 第1篇
央视著名主持人王小丫也是一个善于化“腐朽”为“神奇”的演讲者。一次,她来到某中学,与同学们分享她“成长的故事”,她演讲道:
刚做主持人时,我特别害怕看自己的图像,我不敢看是因为我觉得自己不好,特别不自信,样子也不好,我觉得看什么都别扭。那时候,我还常常因为乡音难改被扣钱,有一个词叫英雄,一开始我还分不清“英”是前鼻音还是后鼻音,我就专程打电话去问朋友,后来,我就随身带着一本新华字典,因为说错一个字要扣200块钱,有一个月最高被罚了700块钱。当然,我现在已经很少被罚了(全场笑)。所以,我想告诉同学们,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只要你抓紧学习,提高素质,不断完善自己,就一定能更加自信,赢得成功。(热烈的掌声)
王小丫的演讲同样充满真诚,她也不吝自曝当初自卑不自信、说错字被罚钱的糗事,通过她自嘲般的讲述,不仅让同学们更加了解了她的成长经历,也使同学们懂得了“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的深刻道理。
同学们,糗事这种幽默简短、能够令人发笑的事情,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很多很多。如果我们能够像杨叔子、李开复、王小丫等名人这样,把一些糗事作为演讲材料,巧妙运用在自己的演讲中,就可以产生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不仅洋溢着美妙的情趣,而且更能打动人心。让我们好好向他们学习一下这种演讲技巧吧。
自己的“糗事”也能为演讲增彩 第2篇
上小学时我数学经常考两三分,加法马马虎虎,减法迷迷糊糊,乘法稀里糊涂,除法一窍不通,甚至连29÷7都算不出来。父亲叫我‘笨蛋’。后来,有小伙伴告诉我,考试的时候东看看西看看,及格很容易。(全场笑)
这是谁在自曝糗事呢?
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华中理工大学校长杨叔子20xx年4月在武汉第68中学为数百名高中生做的“踏平坎坷,成人成才”演讲。请听他接下来的演讲:
当时,我一听就急了。孔夫子讲“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同学们,偷偷瞅别人的卷子就是“非礼”!“非礼”就是小人,我要做君子,不能干这种事情。作业不会,也不抄别人的。不懂就问,一定要自己想明白。从小学到大学,我就算成绩再差,也从不抄人家的作业,后来进行专业研究,我的所有课题也是亲力亲为。所以,中学生做作业,做任何事情,都不要偷懒,一定要扎扎实实做好。(热烈的掌声)
真是把“腐朽”化为“神奇”的演讲!这里,杨叔子院士把他小时候“数学极差”的糗事用做演讲材料,不仅妙趣横生、引人入胜,而且借其联想到孔子“非礼勿视”的话,引申其义,形象地将抄作业说成是“非礼”,进而忠告同学们不做“小人”要做“君子”,要扎扎实实去学习和做事。想必同学们听了这样幽默风趣的演讲,一定会记忆深刻。
我们再来看看被称为“中国青年导师”的李开复是怎样在演讲中运用“糗事”,化“腐朽”为“神奇”的。20xx年10月,李开复来到浙江大学,为上千名青年学子们做了一场《成长中的十大领悟》的演讲。讲到“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科学精神时,他说:
我小时候很顽皮,喜欢胡思乱想,上课时话也特别多。有一次,竟然被忍无可忍的老师用胶带贴住了嘴(全场笑)。那时候邻居有个池塘,小伙伴说里面有100条鱼,但我认为没有100条。鱼儿在池塘里游来游去,怎么也数不过来,所以他们不知道到底有没有100条鱼。为了求证鱼的数量,我想了一个“高招”,把池塘的水放干,然后一条一条数。结果证明我是对的,池塘里没有100条鱼,但我们再把水放回池塘的时候,鱼已经死了一半(全场大笑,鼓掌)。想必同学们做了这样的事情,你的妈妈一定会暴跳如雷,痛打你一顿。但我的妈妈很包容,她不但没有责备我,反而给我一丝得意的微笑,这导致了我后来的自信(笑声和热烈的掌声)。
可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八个字早在我童年的身上体现。同学们要想成才成功,就要有很好的灵感去创新,善于奇思妙想和进行新的创造。(热烈的掌声)
李开复讲“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科学精神,没有长篇大论,更没有晦涩的语言,而是挖掘自己童年学习生活中的“糗事”,通过“胶带贴嘴”和“放水数鱼”这两件惹人发笑的事情,不仅使得自己的演讲十分有趣,生动活泼,而且通俗地说明了自己的成功来源于“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善于奇思妙想的创新精神,让人听了颇受启发,值得模仿和学习。
自己的“糗事”也能为演讲增彩 第3篇
亲爱的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想象着自己有一天能站在理想的大学,想象着自己也有光彩耀人的一天,我想那时的你才是真实的你,是你内心最美好的你。你可以不做别人期待中的你,但你应该聆听自己心中最真的声音,做最好的自己。
考上哈佛大学的那个女孩——,从高一高二时的倒数到高三后的哈佛,中间一年的时间改变了她原本暗淡的人生。是什么让她彻底改变?不是别人,而是她那个最美好的自己在呼唤:我要出来!我要爆发!从此她认真地把每一件事都做好,做到极致。她把优秀当做一种信仰,当做一种习惯,那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我们身边,她是我的同乡,小学时我就听说了,那个考上香港中大的女生,那是她在我们学校就颇有名气,主持、演讲、学生会……各个大大小小的场合都能看到她的身影,那时的我只是投入了羡慕的眼神,并没有看到她的努力。渐渐地,我听到了她中考成绩特别优秀,我更是不敢拿自己和她比较!直到今年,她被香港中大录取,我一是高兴,二是惭愧。她从小都要求自己做一个优秀的人,到高三她更是努力,再努力。现在面对高三,我不禁想起了郝学姐,想到她奋斗的身影,才明白成功与失败只是心态不同。当别人开始努力做好自己时,有些人还在茫然,这就是差距。那么正在理想的路上徘徊不前的同学也包括我?我们该怎么办?我们甘心永远做落后者吗?静心回想,反思自己,给自己一个定位,看若干年后自己想做什么样的人,让那个最好的自己成为自己的主宰。
同学们,不要只羡慕成功者的成就,而是要努力地让自己也加入他们的行列。他们成功了,是因为他们做了最好的自己,而我们暂时没有成功是因为我们没把最好的自己做到极致。时刻把自己定位成一个优秀的人,把优秀当成一种习惯,做最好的自己!那么,你就是一个成功者。
高一高二的同学认真度过每一天做好每一道题吧,不要像我们中大多一样到高三时才懊悔高一高二的荒废;高三的同学们,从现在起,认真做最好的自己,相信自己是个优秀的人并努力落实,相信明年六月的辉煌属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