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发言稿 第1篇
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灭。在参观“英雄史诗 不朽丰碑——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时,缅怀红军丰功伟绩,深刻阐述长征精神,为我们在新的长征路上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吹响了集结号、发出了进军令。中华大地,激荡起弘扬长征精神、实现复兴梦想的磅礴力量。
漫漫征程,巍巍丰碑。展览中,无论是“遵义会议”“飞夺泸定桥”“过雪山草地”等大型主题景观,还是“七根火柴”“金色鱼钩”“半截皮带”等经典长征故事,无不把观众带回那段峥嵘岁月。80年前,在险象环生的战争环境和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下,我们党领导红军战胜千难万险,胜利完成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这场惊天动地的历史壮举,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奠定了坚实基础,将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的史册上。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红军长征胜利,充分展现了革命理想的伟大精神力量,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无私无畏的精神高地。奇迹背后,总有一种信念顶天立地;壮举之中,总有一种精神荡气回肠。在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中,英勇的红军展现了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敢于胜利的革命风范。伟大长征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始终是激励党和人民奋勇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回望长征,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长征不仅是一次人类精神和意志的伟大远征,也是一段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优秀儿女寻求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现在,时代变了,条件变了,我们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理想和事业没有变。”实现民族复兴、谋求人民福祉,既是革命先烈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也是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仰望历史的天空,精神力量历久弥新。在新征程上,长征精神依然是我们攻坚克难、闯关夺隘的重要动力,指引着我们走好新的长征路。
“革命理想高于天”,红军战士对理想信念的坚守,对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责任担当,对美好未来的向往,熔铸成深沉炽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砥砺不屈不挠、不怕牺牲的精神品格,激发出一往无前、不可战胜的奋进力量。今天,我们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面对深化改革的激流险滩,面对脱贫攻坚、转型升级等硬任务,更加需要弘扬长征精神,使之焕发新的光芒。高扬信仰旗帜、传承红色基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就能凝心聚力、团结奋斗;振奋迎难而上、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就能战胜风险挑战,奋力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发扬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就能久久为功、行稳致远,不断抵达改革发展的新境界。
长征永远在路上,我们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让我们传承长征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万众一心、顽强拼搏、奋勇前进,用改革发展新成就告慰革命先烈,续写时代的光荣与梦想。
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发言稿 第2篇
10月21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必须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崇高理想信念而矢志奋斗。
“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一句深入人心的顺口溜,充分展现了革命战争时期,长征的艰难与不易。这一场被誉为“最辉煌最悲壮的战略转移”,是一次血与火的淬炼,是意志与绝境的较量。红军战士怀抱着为民族解放事业浴血奋战的坚定信念、铿锵前行,用生命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最悲壮最不屈的奋斗诗篇。正如天空最皎洁的明月、最灿烂的星辰,像天山雪莲般圣洁的长征精神,也将永远记载入历史手册,并成为浩瀚历史长卷中最难以磨灭的篇章。
抚今追昔,我们不会忘记,在漫漫长征路上,红军战士不仅要面对恶劣环境带来的对体能极限的挑战,还要面对如狼似虎的敌方追兵的围追堵截。爬雪山、过草地、煮皮带、吃树根,长征路上的一切苦难、曲折、死亡,检验了共产党人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也向世人展示了一个政党始终怀抱初心的铮铮铁骨。“革命理想高于天”,困境或许能够轻易摧毁一个人的肉体,但绝不会摧垮掉拥有执着信念者的钢铁意志。一个又一个感人至深的长征故事,让人们看到了,尽管伴随着饥饿、疾病、血战、死亡的威胁,但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住共产党人前进的步伐。坚定为人民事业解放奋斗的初衷、坚定为跟党走追求光明的决心,一切艰难险阻在共产党员心中都是纸老虎,只要敢于冲破黎明前的黑暗,就必然会迎来胜利的朝阳。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请让成长在红旗下的年轻一代的我们,向革命前辈们致以最真挚最崇高的敬意,因为没有他们的浴血奋斗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正如长辈们时时教导“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今天的青年一代的共产党员,在感恩的同时,还应牢牢铭记的是永不褪色的长征精神。正如在纪念讲话中所强调的“在风雨如磐的长征路上,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激励和指引着红军一路向前”,在革命战争年代,长征精神引领共产党人取得了最终胜利,而在新世纪引领民族复兴、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的新的征途上,共产党员更需要秉持不屈不挠、艰苦风斗的长征精神,带领群众建成更加繁荣富强的新中国。
不忘初心、坚定前行,我们不能缺失的是理想信念的法宝。新的历史时期,我们面临全面深化改革、实现精准扶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诸多重点任务,在这条新的长征路上,我们必须始终坚定不移地弘扬新时期长征精神,始终坚持以人民利益为根本的出发点,用“征服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的英雄气概克服一切困难,用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换取新时期改革的硕果。
回顾长征不仅是缅怀还带有一份自省,一切人类历史上的伟大胜利都离不开坚定的理想信念,我们唯有筑牢思想之基才谈得上下一步的强筋健骨。所有的共产党员必须牢记,只有始终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始终以人民利益为先、为人民事业奋斗,才能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也才能通过涓涓细流的众志成城最终汇聚成实现新时期改革胜利的强大动力,继而实现全面小康、民族复苏、国家繁荣的新时期中国梦。
长征精神是永不熄灭的火炬,在新时期的奋斗之路上,我们要做长征精神的“铁杆粉丝”,追寻前辈的足迹、怀抱入党的初心,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以吃苦在前敢为人先的闯劲、以干干仅仅做人做事的清廉,勇往直前、攻坚拔寨,真正实现为人民事业奋斗终身的入党誓言。
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发言稿 第3篇
爱惜粮食
——由长征中的小故事所想到的
长征,那英勇的足迹镌刻在人类追求解放的历史中,始终为中国人民所铭记。
长征,那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夺取成功的基础。
长征,那战胜一切困难的气概,始终激励着中国人民朝着一个无人能够预言的辉煌未来前进。
长征途中,没有吃的,把骡马杀掉;骡马没了,去挖野菜,哏树皮、嚼草根;野菜吃光了,就煮皮带吃……那一件件、一幕幕,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让我不由得想起了一个动人的小故事——《金色的鱼钩》。
这个故事叙述了一位老班长为了让几个伤员不饿肚子,自己不顾疲劳、强忍饥饿来到小水塘为他们钓鱼充饥,自己却一点儿也舍不得吃,最后活活的被饥饿折磨得倒下了。老班长那舍己为人的精神、那崇高的革命主义品质,深深地打动着我:为了让自己的伤员不饿肚子而牺牲了。试想,当时如果有一把米,对,哪怕只有一把米,老班长也许不会被饥饿夺去他坚强的生命。
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少同学不懂得爱惜粮食,他们把饼干、馒头、面包、稀饭随便乱扔,在家里挑吃捡穿……据有关部门估计,全国每年浪费的粮食,足够五千万人吃一年,多么惊人的浪费啊!
古人尚有“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彻骨感受,我们应该从中领悟粮食的珍贵。是的,一粒粒粮食从播种到收割,再加工成成品粮,至少要经过20道工序,这中间包含了农民多少辛勤的劳动,每一粒粮食都浸透了农民伯伯多少心血和汗水啊!你难道还忍心把咬了一口的馒头当泥巴扔,把吃了一口的饭当脏水泼吗?
同学们,多想想长征中的革命先烈吧!
我们是中华民族的新生一代,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爱惜粮食,从我做起,从小做起,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
爱惜粮食,就是爱惜生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