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防控工作计划 第1篇
一、活动时间
自20xx年3月15日起至20xx年3月20日。
二、总体要求
各社、部要通过严密排查,切实摸清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各项贷款、债券、投资、同业、表外、通道业务等风险敞口的信用风险底数,为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奠定基础。
三、组织机构
确保信用风险专项排查的顺利进行,明确排查重点、细化排查任务、落实部门责任、其实做好自查工作,高质量完成自查,确保风险排查工作高效有序进行,联社成立了信用风险专项排查自查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及各社主任、客户经理部经理、各分部经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风险资产管理经营中心,由李志伟任办公室主任。
联社责成风险资产管理经营中心牵头,负责组织本行社信用风险专项自查工作,确保风险排查的准确性、有效性、全面性。排查以20xx年12月31日数据为准,原则上应与银监会1104系统数据保持一致。
四、活动内容
(一)摸清信贷资产风险水平。
各社、部应逐笔排查以下贷款,准确摸清信贷资产风险水平:
1、贷款本金或利息逾期90天以上的正常类或关注类贷款;
2、逃废债务且本金或利息逾期的正常类或关注类贷款;
个月观察期内重组贷款中的正常类或关注类贷款;
4、对于贷款已经实质成为不良的情况下,采取借新还旧、还旧借新等“搭桥”手段,延缓风险暴露、藏匿不良贷款等行为;
年以来通过各种通道虚假转让不良贷款,且20xx年末未体现为不良资产的贷款,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理财产品、委托投资、同业代持、同业投资、受益权转让、资产证券化以及通过资产管理公司等方式将不良贷款虚假转移出表的情况;
6、应划分为关注类而实际划分为正常类的贷款;
7、其他分类不准确的情况。
(二)把握重大信用风险分布。
联社应从行业、区域、业务品种、客户等维度全面排查信用风险,各级监管机构要结合机构自查结果,准确把握各类风险的分布情况。
1、行业风险:应重点排查不良存量较高且20xx年全年不良贷款率增幅超过1个百分点或关注类贷款率增幅超过3个百分点的大类行业,对于产能过剩行业、房地产行业等单户授信在5000万元以上(地方中小法人银行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进行逐户排查;
2、区域风险:应聚焦于特定区域内典型风险、信用环境以及风险迁徙变化趋势等情况,特别是对产业结构单一、风险集中度高、信用环境明显恶化的区域进行重点排查;
3、业务品种:应包括各项贷款、债券、投资、同业业务,覆盖承担实质性信用风险的表外业务,并重点排查未实施穿透管理且未参照《贷款风险分类指引》进行风险分类的非信贷类资产业务情况(包括投资类业务);
4、客户风险:应包括多头过度授信、担保圈等情况,对未划分为不良的产能过剩行业债务人授信、债券发生违约的债务人授信、正在进行债务重组的债务人授信等进行重点排查。
(三)找准风险引爆点及传导路径。
联社在信用风险排查报告中体现以下内容:
1、可能引发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引爆点,准确定位近期风险引爆点以及中长期风险引爆点;
2、理清重大风险传导链条,制定切断链条的预案,梳理总结各类重大风险间的因果关系、传导逻辑、先后次序、严重程度等因素,形成完整清晰的“金融风险图谱”。
五、报告内容
联社将《XX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风险分类准确性排查情况汇总表》、《XX市银行业金融机构重大信用风险隐患排查情况汇总表》汇总后,形成自查报告,自查工作组织开展情况、本机构信用风险整体评价、排查中发现的贷款分类不准确以及重大信用风险隐患情况、近期以及中长期的风险引爆点、风险传导路径、风险形成原因等。填写自查报表时,应严格按照报表附注要求填报。于20xx年3月20日前报风险管理经营中心汇总后报审计中心。
案件防控工作计划 第2篇
一、工作目标
通过对金融领域领域违法违规行为的清理整治,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领域风险,规范金融领域业态,优化市场竞争环境,遏制金融领域案件及非法集资高发频发势头;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实现规范与发展并举,金融领域创新与风险防范并重,充分发挥金融领域的积极作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领域风险的底线。
二、工作原则
1、打击非法,保护合法。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明确各项业务合法与非法、合规与违规的边界,守好法律和风险底线。对合法合规行为予以保护支持,对违法违规行为予以坚决打击,绝不手软,绝不姑息。
2、积极稳妥,有序化解。坚持稳扎稳打,讲究方法步骤,针对不同风险领域,明确重点问题,分类施策。根据违法违规情节轻重和社会危害程度,做好风险评估,依法、有序、稳妥防范和处置风险。同时坚持公平公正依法依规开展整治,不搞例外。
3、明确分工,强化协作。按照各部门职能职责和本方案要求,采取“穿透式”监管方法,根据业务实质明确责任分工。坚持问题导向,加强组织领导,密切沟通配合,强化信息共享,突出部门联动,集中力量对当前金融领域主要风险领域开展整治,有效整治各类违法违规活动。充分考虑金融领域活动特点,加强跨部门、跨区域协作,真正把整治任务和整治责任落到实处。
4、远近结合,边整边改。立足当前,切实防范化解金融领域领域存在的风险,对违法违规行为形成有效震慑。着眼长远,以此次专项整治为契机,坚持边排查边清理边整改,及时总结经验,形成制度,建立健全金融领域及民间融资监管长效机制。
三、整治重点
2、股权众筹平台不得发布虚假标的,不得自筹,不得“明股实债”或变相乱集资,平台上的融资者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公开或变相公开发行股票,强化对融资者、股权众筹平台的信息披露义务和股东权益保护要求,不得进行虚假陈述和误导性宣传。
案件防控工作计划 第3篇
一、案防工作组织情况
(一)组织情况
按照省、市行案件防控领导小组的要求,为适应支行内设机构职责调整,积极发挥各部门职能,进一步做好我行案件防控工作,支行研究决定,成立支行案件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如下。
支行案件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支行案件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主任:。
副主任:。
成员:。
支行案件防控工作责任部门为综合管理部、公司业务部、三农金融部、中心大街支行、支行营业部。
(二)将案件情况纳入对下级机构的绩效考核情况
按照上级行制定的《绩效考核办法》制定我行具体实施方案,将案件考核纳入实施方案,明确绩效考核的操作流程、主要事项及评分要求,同时加强对各部门负责人绩效管理思维方面的培训,转变观念,正确理解绩效考核的目的和评分偏差所造成的后果,真正督促各部门在绩效评分过程中严格按照评分考核标准执行。
二、案防制度体系建设情况
(一)转发总省行及监管部门下发的各项案件防控的相关文件情况
我行各部门能够认真、及时的转发总行、省行、市行及监管部门下发的各项案件防控的相关文件,并认真执行相关工作。确保各条线在案件防控工作上做到万无一失,保证我行的资金、人员等安防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关键岗位人员岗位轮换和强制休假制度执行情况
严格按照上级行的相关要求对关键岗位人员执行岗位轮换和强制休假制度,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三)本行员工行为排查工作执行情况
严格按照员工行为排查工作有关制度对每名员工实行排查,排查率100%,截止目前未发现异常。
(四)处理突发事件及制定应急预案情况
为了及时有效上报和应对突发事件,我行制定了防抢劫、防地震危害、防挤兑、防盗窃、防火灾、紧急疏散、防恐怖案件、防金融诈骗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相关演练,以提高全行员工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切实保障我行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
(五)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执行情况
为了及时有效上报和应对重大事项,我行严格执行上级及监管部门下发的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截止目前无重大事项发生。
三、案防制度执行情况
(一)风险管理报告情况。
按照有关风险管理文件精神和部署,狠抓各项措施的制定和落实,努力营造“安全就是效益、违规就是风险、规范就是形象”的良好内控文化氛围。全行通过完善组织架构,开展各类风险排查活动,使本行各项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风险管控能力持续提升,其实加强了风险管理,保障全行依法、合规、稳健经营。
(二)安全保卫工作制度学习季活动情况。
为进一步深化安全保卫工作制度建设,强化员工学习制度和执行制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升制度执行力,我行根据市分行安排部署,在全支行开展了安全保卫工作制度学习季活动,并做到四个明确。
一是明确活动目标,通过深入开展安全保卫工作制度学习季活动,深化制度建设,推动制度落实,培养员工遵章守纪的良好习惯,构建安全管理制度化和规范化的长效机制,为各项业务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
二是明确参加范围,该支行本次活动参加人员为专(兼)职安全保卫人员和网点工作人员,包括网点支行长、风险经理、营业主管、个金客户经理、信贷客户经理、营业柜员。
三是明确学习内容,主要学习《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安全保卫工作制度汇编》、《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营业场所安防知识手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安全保卫检查工作实务》、《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营业场所安防工程设计规范》。
四是明确阶段任务,整个活动分四个阶段实施。即:动员阶段,具体任务是专门召开学习动员会,加强宣传发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重点对安全保卫工作制度学习季活动方案和内容进行宣贯,为活动开展打好基础。学习阶段,具体任务包括:安保人员要对各项管理制度和辅助教材逐项学习、认真领会,牵头组织辖内网点工作人员重点学习各项管理制度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营业场所安防知识手册》;制定《安全保卫工作制度学习季学习计划》,结合自身实际,以集中专题学习、平时自主学习、网络学习等多种方式开展学习活动;鼓励创新学习形式,丰富学习手段,通过举办学习心得交流会、开展学习心得征文比赛等形式,深化学习效果,向市分行投稿有关安全保卫工作研究性文章;印制《安全保卫工作制度学习季活动手册》,规范、有序开展学习活动,确保人手一本,组织员工认真做好学习笔记。考试阶段,具体任务为参加总行牵头组织网络远程考试,确保参加学习的人员100%地通过。总结阶段,具体任务是向市分行提交活动开展情况报告。
(三)执行岗位轮换制度情况,包括柜员轮岗率和基层网点负责人轮岗率。
我行按照相关要求于20xx年7月1日对16名关键岗位员工进行了岗位轮换,柜员轮岗率和基层网点负责人轮岗率均可以达到100%。
(四)按规定组织开展员工行为排查工作情况,是否能够排查发现员工异常行为。
严格按照员工行为排查工作有关制度对每名员工实行排查,排查率100%,截止目前未发现异常。
(五)组织开展案件防控培训情况。
为积极推动案件防控长效机制建设,切实提高广大员工法制观念和依法合规经营意识,固安联社组织一线员工及相关部室开展了上半年案防教育培训活动。
此次活动采用了观看案防教育视频的形式,观看了典型案例教育视频,向大家生动的展示了一个个典型案例。通过从发案机构、发案人员、作案岗位、作案手段以及受到的相关处罚等多角度、多方面进行分析,促使广大员工以案为鉴,充分认识到银行从业人员职务犯罪的严重危害性。
通过此次培训,有效纠正了员工“重业务、轻案防”的错误思想,进一步提高了合规操作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对我联社完善案件防控机制建设和提升内控管理工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案件防控工作计划 第4篇
为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三中全会和中纪委会议精神,本着“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工作方针,结合本行实际,特制订本年度案防工作计划。
一、总体工作目标
一是预防为主,查防结合,确保全行无重大经济案件和重大责任事故发生;
二是标本兼治,着力构建集信贷、会计、财务、科技、电子银行、安全保卫等制度为一体的案件防控长效机制;
三是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着力提升高效、清正廉洁的行业形象;
四是强化职能部门监督检查和内控管理力度,力争把风险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
五是不断完善、健全制度建设,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尽快实现案防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
二、具体工作目标任务分解和细化
(一)各单位、职能部门月度工作计划。
1、审计稽核部及其他相关职能部门、每月开展不低于一次的“飞行检查”和定期合规检查,并将结果进行汇总和通报整改。
2、相关职能部门、每月开展不少于一次的相关条线的风险提示活动。
3、各单位、职能部门每月对本单位、部门的所有员工进行“九种人”排查和跟踪监控记录;并对本单位的借、假、冒名贷款进行认定、清理和催收,在每月10日前完成不良贷款的认定工作。
4、安全保卫部门每月组织实施不低于一次的安全保卫检查和防突发事件预案演练活动。
(二)各单位、职能部门季度案防工作计划。
1、各单位兼职合规管路员、按季对本单位业务经营及安全保卫等状况进行案防工作自查,并于季后15日内上报合规风险部。
2、各单位合规代表、风险管理员、委派会计、安全员、兼职审计员按季进行履职报告,并于每季后15日内上报合规风险部。
3、行长室每季度向董事会提交合规、内控报告和风险管理报告,由合规风险部负责并在每季后15日内完成。
4、相关职能部门、每季度组织开展不低于一次的合规、制度培训活动。
5、人事监察部、审计稽核部、每季度组织开展一次“员工日常行为排查和员工账户排查”活动。
6、每季度、行领导亲自组织开展不低于一次的案件防控通报和分析会议活动。
7、运营管理部和计财部、每季度组织开展不低于一次的柜面业务风险排查和员工账户管理排查活动。
8、信贷管理部、计财部和财富中心,每季度组织开展不低于一次的大额资金风险管理排查活动。
9、审计稽核部和合规风险部、每个季度组织开展不低于一次的跟踪检查和督查问题整改活动。
10、办公室每个季度组织开展不低于一次的声誉风险排查活动。
11、合规风险部门负责在一季度内完成全行的案防工作制度制定工作。
三、各单位、职能部门年度工作计划。
1、董事办、监事办及其下设委员会、每年进行不低于一次的专题履职报告活动;
2、信贷、会计、电子银行、安全保卫等部门,根据各自条线的业务经营、安全状况等,定期在全行发布风险预警报告;
3、审计稽核部负责全行的高风险网点、高风险业务、高风险环节、高风险岗位“四高”的风险评估工作,每年开展不低于一次的“四高”评估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