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2.0体育教研组研修方案 第1篇
根据北京教育考试院下发的“关于做好20xx年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艺术特色学校和科技示范学校招收特长生工作的通知”(京考中招〔20xx〕5号)等相关文件的精神,为保证我校中招体育特长生测试和录取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特制定本招生方案。
一、工作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二、招生名额
根据招生计划,我校今年的体育特长生计划名额为6名,项目为田径。
三、招生条件
1、日常行为表现良好,能够遵守学校的校规校纪,无违法和重大违纪行为。
2、学业成绩符合北京市初中毕业的要求。
3、运动成绩达到全国比赛前六名或北京市比赛前三名或区级比赛前两名或达到(接近)二级运动员水平。
四、报名方式、时间和测试时间、地点及内容
1、我校采用网上报名。可从学校网站下载并填写“北京八中体育特长生推荐表”,附带本人运动成绩证书、学业成绩证明(教学处提供的初三第一学期区统考期末成绩并盖公章)等材料的扫描件,上传至邮箱:。
文件名统一格式:(项目)###(姓名).doc
例如:跳高李强.doc
报名时间截止到3月21日。
报名咨询电话:
2、学校测试时间和地点:学校将电话通知通过材料审核的考生,接到通知的考生20xx年3月27日到北京八中高中部进行体育专项测试和文化课摸底。未接到电话通知的考生,请再联系其他学校。
3、学校测试内容:
(1)文化课摸底:文化课综合测试
(2)体育专项测试包括:
基本素质测试项目:60米跑;纵跳;立定跳远;实心球背抛
专业项目测试:根据所报项目
五、安全预案
1、设立专门的符合标准的测试场地
2、测试人员组织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3、安排现场医务人员,对突发情况做出及时处理
六、工作程序
1)3月24日学校审核报名材料,研究确定参加文化课摸底测试、面试、专项测试的学生名单,并通知参加学校测试的学生家长。
2)3月27由北京八中高中部学生处和教学处统一组织学生进行文化课摸底测试、面试和专项测试。
3)根据文化课摸底测试、面试和专项测试的结果经校务会研究确定推荐名单。
4)4月14-15日组织推荐学生填写“体育特长生统一测试报名表”并报送区中招办。
5)根据北京市中招办统一测试结果,由学校确定招生体育特长生名单报送区中招办。
信息技术2.0体育教研组研修方案 第2篇
为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国务院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面向全校师生宣传信息化和创新化,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推动学生外科技创新和创业活动蓬勃发展,经研究决定,在全校开展第四届“信息技术化节”活动,现就活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技化活动,展现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增强学生科技创新的意识,培养实际应用技能,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倡导科技化创业,谱写当代大学生青春华,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氛围,打造我校科技化活动品牌,推动校园化事业蓬勃发展。
二、活动主题
拥抱大数据云享新时代
三、活动时间
20xx年11月日—20xx年12月8日
四、参与对象
xx科技学院全体师生
五、组织领导
本届信息技术化节由教务处主办,信息工程学院承办,宣传部、校团委、研究生处、学生处、招生就业处、网络信息中心等单位协办。成立xx科技学院第四届信息技术化节组委会,组委会办公室设在信息工程学院。
六、活动内容
1信息技术化节开幕式
2信息技术图片展及校园DV展播
3义务维修计算机
4信息技术系列讲座
5创意创新创业与就业大赛
6信息技术化节闭幕式及颁奖晚会
具体安排见附。
七、活动要求
1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和协办单位要认真做好组织和协调工作,确保信息技术化节各项活动圆满成功。
2各学院要高度重视,把信息技术化节活动作为改善学风建设的重要措施,精心组织,认真参加。要充分利用网站、宣传栏、电子大屏幕、主题班会等多种载体和形式加强对信息技术化节的宣传,努力营造良好的化氛围。
一、活动主题
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研讨。
二、活动目的
1、课堂教学结构优化策略研究。
2、如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创设有效课堂。
三、活动形式
研究课与互动交流研讨,依托网络延伸交流。
四、活动内容
1、研究课
①第一节课(微机1室)
教学内容:图像处理(水墨路径初体验)
时间:8:55—9:40
执教者:张雅琪(南京梅园中学,玄武区)
②第二节课(微机1室)
教学内容:图像处理(Photoshop中的魔术)
时间:10:05—10:50
执教者:沙佟祎(南京市29中学,鼓楼区)
2、互动评课与交流
时间:10:50-11:15
五、注意事项
1、活动时间:20xx年4月1日(星期五)上午8:30
2、活动地点:南京市梅园中学明德楼5楼微机1室
3、参加人员:全市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区县高中信息技术教研员
4、承办单位:玄武区、鼓楼区
信息技术2.0体育教研组研修方案 第3篇
依据《镇赉县20xx年“互联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全员培训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培训将采取集中培训(即全县教学大检查、大学区研修活动)和教师工作坊研修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为全面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水平和学科素养,开展好本学科领域教育教学知识的培训,特制定镇赉县初中道德与法治工作坊研修计划。
一、研修目标
通过学习使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全面提升教书育人的能力和水平,促进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的根本任务,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利用多种形式,组织、引领教师在专题讲座、主题研讨、观课议课等活动中了解和掌握本学科教育教学发展新动向和新知识,解决教育教学热点问题,即重点理解部编版教材的编写理念、教材结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二、研修对象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
三、 研修内容
1.专题讲座:
朱之文副部长关于做好“三科”教材培训工作讲话,充分认识教材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
认真组织教师学习新教材的编写思路和整体框架介绍、教学指导及实施建议等
2.观课议课:选择本学科优秀教师的课程资源研讨
《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录一段微课题目自选
3.主题研讨:从本学科教师实际需求和问题出发,设计教师感兴趣的的话题或者亟待解决的教育教学问题。
怎样让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更贴近?
如何开展集体备课?
如何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4.集体备课:
根据教学进度确定《少年有梦》、《认识自己》、《家的意味》、《守护生命》
四、研修方式
观课议课、主题研讨、专题讲座、集体备课等。
五、研修时间
20xx年8月——12月
六、研修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为了使坊内工作顺利开展,成立研修组织。
1.成立工作坊研修组织
坊 主:徐杰
管理员:吴凤芝 崔新莲
2.组建道德与法治QQ群
建立道德与法治QQ群,加强群内沟通交流,使教师尽快入坊,了解工作坊的具体模块内容以及学习研讨的操作步骤,领会如何发帖、上传日志、参加研修活动等等。
3.加强工作坊过程管理
坊主、坊管理员要负起责任,按时组织和发起研修活动,教师按照工作坊考核方案的各项内容要求,保质保量参加评论、上传日志与教学资源。加强教师线上、线下学习指导与监督,并依据考核方案对坊成员研修绩效进行考核评估。
信息技术2.0体育教研组研修方案 第4篇
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开展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实践过程获得道德观念与法制意识的提升。我们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实践活动的过程,通过组织社会调查的方式来进行实现,让学生们在调查的过程中,发展了知识素养,强化了自身能力,培养了公共参与意识。以下就根据具体的实践活动内容,进行分别介绍。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实践活动的开展意义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以基本的道德准则与法制常识组成的重要思想课程。在学生学习道德与法制知识的过程中,如何加课本知识转化为自身的实践能力,是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关键。而道德与法治实践活动,正是将道德与法治知识有效结合生活实践的最佳路径。
首先,道德与法治实践活动,能够深化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人类学习任何知识的最终目的,都是需要在实践中进行运用的,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基于实践经验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过程中,本身就是一种再次学习的过程,这种学习以实践为依托,能够更加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其次,道德与法治实践活动,能够加强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他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具体的实践措施来完成活动。在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进行实践活动的同时,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将会得到有效的锻炼,将书本的理论转化为实践的力量,使学生能够获得真实的实践经验,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
二、社会调查实践活动的开展过程
我们在道德与法治实践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本着发展学生道德实践能力的要求,从易开展、易提升、有意义的角度,组织学生进行以社会调查活动为主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社会调查中,获取了道德观念与法制意识的提升。社会调查可以使学生利用课本知识,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深入调查周围居民,获取第一手的调查资料。再经过资料的汇总和分析,师生共同总结出调查报告,揭示社会生活中人们的道德意识与法制观念状况,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有效锻炼实践操作能力。
例如我们在以“公民的宪法意识”为主题的社会调查实践活动中,根据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宪法内容与主要知识点,制作了“公民的宪法意识”调查问卷。问卷共分为10个选择题,每个选择题有四个不定向的选项,通过这10道问题可以反映出被调查者具有怎样程度的宪法意识。如第一题“你知道宪法是我们国家的根本大法吗?”选项为“a.知道b.不知道c.不清楚d.不关心”学生们在以小组为单位,深入到社区进行问卷调查之后,5组学生共发放了xx0份调查问卷,回收到了158份。其中第一题选a的有98人;选b的有13人;选c的有23人;选d的有24人。表明62%以上的被调查群众,知道宪法是我们国家的根本大法。这样的调查形式既锻炼了学生的公共参与能力,又让学生结合现实数据获得了知识提升,十分适合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进行开展。
三、社会调查实践活动的开展成效
我们除了组织“公民的宪法意识”社会调查实践活动之外,还组织过“公民的诚信意识”、“公民的网络道德意识”、“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公民的爱国意识”等一系列的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在这些调查实践活动中,学生们积极参与活动的开展,使自身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均取得了较大提升。
具体来说,通过实践活动,首先使得学生们的公共参与意识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学生们通过社会调查的方法,为社会的道德发展状况以及法制观念状况进行实地调查,凸显了学生在服务于公共事业中的热心,让学生具备了良好的公共参与意识。
其次,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们更加乐于进行道德与法治的学习了。学生通过社会调查搜集到第一手的调查数据,使他们深切认识到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育意义与实践意义,让他们在参与实践活动的同时,有效激发了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热情,从活动中获得了知识与能力的提升。
总而言之,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实践活动作为教学的重要支撑,可以使学生将书本上的知识真正内化为自身的实践能力,让学生们真正学会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我们通过以社会调查为主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效培养了公共参与意识,使学生们能够利用自身的知识与能力,服务于公共事业,有效培养了学生的道德观念与法制意识。
信息技术2.0体育教研组研修方案 第5篇
一、指导思想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以育人为目标,深化素质教育。用心响应“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号召,认真组织开展以“每一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为主题的阳光体育运动。培养学生拼搏向上、公平竞争、追求发展的精神,促进学生养成用心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礼貌礼仪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推动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建设,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组织领导
为全面有序地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并使活动能有计划、有组织、有部署且落到实处地展开,学校成立了“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以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规划,脚踏实地地开展活动,争取学生喜欢用心参加。
组长
副组长:
职责和分工:校长:组织制定计划和工作指导。定期召开工作研究。
副校长:组织具体实施、督促检查和协调指导。
成员:
1、后勤保障
2、教导处和大队部,带领班主任和相关老师,开展
“学生阳光体育运动”。
三、活动主题:
每一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快乐每一天
四、活动措施
1、开足体育课,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各年级每周安排3节体育课、2节体育活动课。确保学生每一天有一节体育课或一节体育活动课。体育课由专职的体育教师授课;体育活动课由体育教师制定活动资料并进行巡视指导,班主任老师组织协助;领导小组不定期的听课和学生座谈。
2、确保每一天上下午各一次广播操和眼保健操。两操活动由体育老师,班主任老师、卫生老师全面参与组织和管理。领导小组检查指导。
3、课间为学生带给小型多样的体育活动器具(发放到各班与固定点放置相结合),由护导老师指导学生在固定的地方拿取和放回,并督促学生有序地开展活动。确保每个学生每一天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不少于70分钟。
4、每学期召开一次全校性的阳光体育运动会,让学生展示班级风貌,展示运动才华。并用心选拔和参加区、市级的学生阳光体育大联赛。
5、建立健全评比制度,每月开展一次“小小运动会”,以小型多样的体育比赛、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吸引更多学生关注体育,参与运动,提高运动技能。
五、活动保障
1、进一步明确校长是保证学生每一天一小时体育运动的第一职责人,班主任对本班学生参加体育活动负全责,学校各部门及广大教师要关心和支持阳光体育活动。学校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要有计划有步骤有实效地实施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立足校园,深开展学生喜欢的体育活动。
2、增加学校体育工作的经费投入,保证经费按必须比例投放于学校体育专项项目。
3、按规定配足配齐体育器材。体育老师和后勤部门要随时注意器材的良好和维护,充分利用场地及器材,提高使用效率,确保学生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4、为了使活动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能够长期有效的开展下去,学校制订具体可行的措施方案,就具体时间、活动项目、活动次序、安全防范等事宜做出周密的安排。领导小组每学期都要和体育老师一齐制订学校学生阳光体育活动计划,对活动有要求,有记录,有检查,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改善,把握发展方向,年末进行总结,保证阳光体育教育教学工作有组织、有目标、高效率地实施。
5、严格考核评比,把用心参加体育锻炼活动状况纳入学生体育课程、综合素质多元评价的重要资料,把班级组织体育活动作为班主任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标,把上好体育课,指导学生科学锻炼作为体育教师工作实绩的重要考核资料。以此推动学校阳光体育运动有效开展、深入发展。
信息技术2.0体育教研组研修方案 第6篇
为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国务院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面向全校师生宣传信息化和创新化,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推动学生外科技创新和创业活动蓬勃发展,经研究决定,在全校开展第四届“信息技术化节”活动,现就活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技化活动,展现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增强学生科技创新的意识,培养实际应用技能,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倡导科技化创业,谱写当代大学生青春华,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氛围,打造我校科技化活动品牌,推动校园化事业蓬勃发展。
二、活动主题
拥抱大数据云享新时代
三、活动时间
20xx年11月日-20xx年12月8日
四、参与对象
xx科技学院全体师生
五、组织领导
本届信息技术化节由教务处主办,信息工程学院承办,宣传部、校团委、研究生处、学生处、招生就业处、网络信息中心等单位协办。成立xx科技学院第四届信息技术化节组委会,组委会办公室设在信息工程学院。
六、活动内容
1、信息技术化节开幕式
2、信息技术图片展及校园DV展播
3、义务维修计算机
4、信息技术系列讲座
5、创意创新创业与就业大赛
6、信息技术化节闭幕式及颁奖晚会
具体安排见附。
七、活动要求
1、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和协办单位要认真做好组织和协调工作,确保信息技术化节各项活动圆满成功。
2、各学院要高度重视,把信息技术化节活动作为改善学风建设的重要措施,精心组织,认真参加。要充分利用网站、宣传栏、电子大屏幕、主题班会等多种载体和形式加强对信息技术化节的宣传,努力营造良好的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