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活动设计方案 第1篇
一、指导思想
“每天锻炼一小时,快乐工作几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为提高教职工的健身意识和健康水平,建设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为学校建设一支稳定、优质的师资队伍,特制定本。
二、基本原则
积极参与、强健体魄、健康引导、幸福工作
三、领导机构
组长:高徐进
副组长:史文胜王便花
成员:全体教职工
四、活动管理
1、提倡和鼓励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各类健身活动(一般安排在早锻炼、课间操、下午第三节课和放学后)。
2、提倡走路或骑自行车上下班。
3、提倡组建健身俱乐部
(1)组织申报
①教职工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自愿参加各种健身活动,人数较多可以组成健身俱乐部。
②俱乐部由队长负责,自行制定组内制度,最后报工会登记。不登记则不进行考核、奖励。
③俱乐部受工会领导,各俱乐部队长具体进行日常管理。
(2)活动开展:俱乐部须定期开展活动,科学锻炼,并有活动记录(含考勤记录)、相片资料、经费收支记录等。
(3)活动场地:
学校整合体育资源,提供必要的场所、器材支持,其余自备。
(4)考核与奖励办法
①考核:负责人定期向工会汇报活动开展情况,期末交一份总结材料。工会不定期对各俱乐部的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记录监督。
②奖励:学校每学期期末时根据考核情况设“健身积极分子”个人奖,奖励纪念品。
郭德纲新段子
1、人家给我介绍个女朋友,这漂亮啊,脸长得像车祸现场似的。
2、你以为我不敢炖你,我们家要有锅我早把你炖了。
3、这脑仁就松籽儿大的个儿,打开脑壳一看,就一碗卤煮。
4、来一分钱的西瓜,秤给准点儿。
5、我小学十年,中学十二年,我被评为全校最熟悉的面孔,新老师来了都跟我打听学校内幕。
6、有二尺长的龙虾吗?对不起没有二尺长的只有二尺二的,什么破饭店连二尺长的龙虾都没有,来盘土豆丝。
7、连炸酱面都不爱吃?你忘本啊!
8、打车…咱不打一块六的,咱打一块二的!我才不坐前面呢,坐前面得结帐!
9、我卖开封菜,我把他弄的洋味十足。取英文字母头一个字。开(取)K,封(取)F,菜(取)C,KFC。再把我爷爷那个戴眼镜的照片挂上去。
10、上次喝多了,拿筷子当鸡爪子,吃了一根半。
11、都知道啊!你们传闲话也没提到过我?
12、我扔铅球扔得可远了,教练说了,人出去了不算啊!
13、我们半路迷路了,他拿出一堆仪器来,指东南西北针……我说你这都落后了,咱得采取先进的办法,扔鞋吧。
14、没有拦得住他的门,没有挡得住他的锁,就是银行的保险锁,他弄根芹菜就能把它捅开了。
15、认识于谦吗?不认识!那你肯定不经常看法制进行时。
16、阴曹宝殿底下支着油锅,小鬼们拿着钢叉,把刚死的人叉挑油锅,有一个人下去的,有俩人一块儿下去炸的,还有抻成四方的炸的……
17、“爸爸,我饿!”“又喊饿,你去年没吃饭吗?”
18、我要了份鱼翅炒饭,用三双筷子楞没找着鱼翅,你能告诉我鱼翅在哪吗?厨师说,我叫鱼翅。
19、想吃汉堡,包张纸揭开吃;想吃螃蟹,揭个盖;想喝奶,馒头上弄一揪儿……
20、我买50辆好车——奥拓、奥拓、奥拓……!用铁丝镖起来,开起来跟火车一样!
21、再说一个,说个什么呢?说点实事吧。
22、来到天堂,这儿建筑好看,两边还有牌子天堂左右一百米严禁摆摊!
23、正说着呢,布什身上BP机响,英显的。
24、跟家里打电脑,和网友们在SM上聊天,我有多大劲使多大劲。
健身活动设计方案 第2篇
教学内容:
我的成长相册、成长中的纪念物。
教学目标:
使学生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家庭成员间的亲情,懂得感激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
教学重点:
感受家庭成员间的亲情。
教学难点:
感受家庭成员间的亲情。
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看P19插图:
(1)图1是教室里,几个同学凑在一起看一个同学的成长相册。
(2)图2是学生在介绍照片中的自己,讲述照片留住的记忆。通过一张张珍贵的照片,寻找自己成长的足迹,感受自己的成长与家人的密切关系。
二、请你拿出几张自己的照片,说说拍照片时的年龄和情景。
三、成长中的纪念物
1、导言
我们有许多成长中的纪念物,它们蕴含着爸爸、妈妈对我们深深的爱。
2、分析例图
四个小同学分别找到了自己小时候的衣物、玩具、生活用具和妈妈给孩子的成长日记。
3、把你成长中的纪念物也拿出来给同学们看一看吧!
4、说说看到这些东西后,你有哪些感受?
5、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健身活动设计方案 第3篇
一、活动目的
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充分挖掘端午节的深厚文化内涵,引导小学生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建设精神家园,增强爱国情感。
二、活动的内容
1、与端午节有关的经典诗文诵读、传统故事讲演。
2、开展“学包粽子”活动。
3、举行“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征文活动。
三、活动的具体安排
1、6月5日(星期四)下午2:30在三楼大教室举行诗文诵读、故事讲演比赛。每班推荐一名学生参赛,参赛内容为诵读诗文、讲故事任选一项(诗歌朗诵可以由多名学生参加)。比赛通过内线广播传到教室,各班老师必须组织学生认真收听。比赛内容必须用16K纸誊写清楚,作为活动资料上交。
请程余明、朱月琴、顾全美、吴春生、叶红梅担任评委,由吴春生老师负责统计成绩,确定获奖学生。活动结束以后,将比赛内容、成绩统计、获奖名单等资料收集整理好。
2、各班将学包粽子的`任务作为家庭作业布置给学生。每一位学生从自己所包的粽子中,挑选一个得意的作品,于6月10日上午带到学校参加展览。鼓励同学包粽子时,在传统的基础上,从形状、用料等方面予以创新,展现那些既继承传统,又充满创意的作品。各班在教室门前准备一张课桌作为展台,集中展示,上操结束后,各班同学自由参观,老师必须在教室门前维持好纪律。学校安排王磊老师到各班拍照,作为活动资料保存。展览结束之后,粽子由各人收回。
3、结合包粽子、诗文诵读和讲故事等活动以及有针对性的课外阅读,指导学生写日记和征文。内容可以是包粽子的过程、感受,也可以是有关端午节的感想、思考,或者是其他有关传统节日的内容等。一、二年级写几句简短的话,三、四年级写一篇日记,五、六年级写一篇主题征文。各班在全体参与的基础上,推荐两篇美文参加学校评比。参评文章一律用16K纸誊写清楚,于6月13日晚散学之前交教科室。低中高分别由朱月琴、叶红梅、程余明组织几位老师评分,确定获奖作品,向学生颁发奖状。学生文章、成绩统计、获奖名单等全部作为活动资料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