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汇策划方案内容页

2024年清明活动方案简洁版

2024-09-11 17:45:01策划方案

2024年清明活动方案简洁版 第1篇

  一、活动目的

  清明节是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的极好时机。因此,学校为了进一步落实和加强对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清明节这一节庆教育的契机,组织一系列活动。旨在祭奠先烈、先人、先贤,引导少先队员们在慎终追远、缅怀先辈的情怀中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增进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二、活动主题

  我国传统节日——“清明节”

  三、活动对象

  全体师生

  四、活动时间

  20xx年4月3日至12日

  五、活动内容

  (一)文化探寻:搜集资料,了解清明文化

  清明节作为我国的法定传统假日,有着其悠远的文化内涵,各中队组织学生通过资料的收集等,让学生逐步了解清明的文化习俗,从中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与丰富内涵,增加学生的文化知识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具体内容如下:

  1.了解清明节的由来

  2.了解各地的清明节习俗

  3.了解有关清明节的传说、故事

  (二)实践活动:亲身体验,感受清明文化

  活动及要求

  一年级:诵读清明小诗(要求人人会背一首。)

  二年级:诵读清明小诗(要求人人会背一首。)

  三年级:出版一期黑板报。(要求各中队队员互相合作,搜集清明节相关资料,利用本班后黑板制作一期黑板报)

  四年级:制作 “我心目中的先烈”卡(要求各班织学生,把自己心目中一位英雄的图片或文字资料设计在一张16k纸上,制作完成后 在班内交流。班内交流完成后,选出4份上交大队部。)

  五年级:制作手抄报(要求学生搜集清明节知识和英雄故事,制作手抄报,选出优秀作品在班里展示出来)

  六年级:缅怀先烈,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写一篇缅怀先烈的文章,运用榜样的力量来激励自己为实现理想而行动起来。

  (三)大队部组织三至六年级学生上网祭奠英烈,献花留言。

  1.组织在校学生登录x网在网上祭拜先烈,撰写感言体会,表达对先烈的感恩和敬仰。

  2.4月8日各班上报登陆学生名单以及登录时用的昵称,供学校查阅。

2024年清明活动方案简洁版 第2篇

  一,指导思想

  1,缅怀革命先烈,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2,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磨炼顽强进取的坚强意志;

  3,丰富学生课外生活,培养社会实践能力。

  二,活动时间:

  20xx年3月29日(周二下午)

  (因天气原因,具体时间暂定)

  三,活动地点:

  魏村西乐陵园。

  四,参加对象:

  五年级全体学生(班主任老师)。

  五,活动安排:

  1,各班晨会班主任进行活动前教育。

  2,12:00在校门口整队出发(全部步行)。

  3,到达西乐陵园后举行祭扫仪式:

  (1)敬献花圈(五(1)班安排两位同学);

  (2)默哀1分钟;

  (3)向革命烈士三鞠躬;

  (4)学生代表发言;

  (5)辅导员发言;

  (6)绕纪念碑瞻仰一圈;

  (7)参观烈士事迹陈列室。

  4,仪式结束后整队回校。

  六,活动要求:

  1,各位班主任做好活动前人员清点工作及安全教育。

  2,排队出发过马路时要注意安全,听从带队教师指挥。

  3, 活动结束,学生必须集中后排队返校。

  4,活动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环境,举止文明,团结友爱,相互帮助。

  准备工作:

  花圈一只录音机一只(及电池)哀乐磁带一盒

2024年清明活动方案简洁版 第3篇

  活动名称:清明节活动—踏青

  活动前言:清明节也是孩子们踏春的好时季,目前我们已经能够看到盛开的桃花、梨花、杏花等等,家长们利用这一时期和孩子们一起出去走走开阔下孩子的眼界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活动的内容吧!

  活动目的:

  1、让幼儿理解踏青的意义。

  2、学会古诗《苏堤清明即事》,并知道意思。

  3、学会观察和总结春天的景色。

  活动准备:

  幻灯机、幻灯片等。

  活动过程:

  借助幼灯,进行下列活动:

  1、回忆春游的情景。

  让幼儿自己总结初春的景色,并用“有……有……还有……”的句式来简单描绘,如:春天里,有花、有草还有小鸟。春天里,有小河流水、有小蝌蚪还有小蜜蜂采花蜜等。

  2、给幼儿介绍今昔踏青、春游故事。

  (1)杜甫踏青,吟诗“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

  (2)李白春游,吟诗《春夜宴桃李园序》。

  (3)现代博兴县一带吃巧巧饭。

  每逢清明,一大早,姑娘们便三个一伙,五个一群,凑了挂面、鸡蛋,带上炊具来到村外,有的砌灶,有的拾柴,然后烧火煮面条。做好后,再往锅里仍些用秫秸制作的女工用品、然后分碗用餐。在吃饭时,谁若吃到女工用品,谁就会心灵手巧,这就是吃“巧巧饭”。吃完“巧巧饭”,就去看柏树开花,谁看了柏树开花,谁就会交上好运气。待旭日东升,她们就到麦田里“踏青”,据说:“清明踏了青,不患脚疼病。”

  3、学习古诗《苏堤清明即事》。

  这首古诗是宋代诗人吴惟信描写春天春游景象的:“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给幼儿讲解古诗的意思,启发幼儿想象古人春游时的热闹景象。

  4、仿编儿歌:“春天来”。指导幼儿用简炼的语句总结描绘春天的景色,如:春天到,春天到,小河流水 哗哗笑,小鱼小虾戏耍闹。

猜你喜欢